close

燈謎概述

  一條完整的謎,必須具備“謎面”、“謎目”、“謎底”三個主要部分。有少數燈謎,同時還附有“謎格”、“加注”;有些燈謎隻有謎面,不標謎目或隻標謎目不設謎面等等,這些特殊的燈謎,要用特殊的方法去猜。下面把燈謎基本的組成部份作一解析。

謎面

  謎面是燈謎的面目、顏容,它包含着燈謎藝術的全部内容、涵義,猶如文章的題目,征對的上聯,象棋的布局,“迷宮”的圖案一樣,叫你要開動腦觔,用最快的速度,作出准確的答案。

謎目

  在謎面和謎底中間往往用一個括號,標明“打×××一”或“猜××二”,這就稱之爲“謎目”。謎目是謎底的屬性和歸類,是謎面和謎底的媒介及紐帶。它好比解題的提示和游覽的導圖,給人以啟迪、誘導,幫助尋找通向謎底的捷徑。因此,謎目宜細不宜粗,宜狹不宜寬,宜明不宜暗,宜通俗不宜晦澀。

謎底

  謎底也是根據謎面、謎目從兩個已知條件下求出的“未知數”,這就是一條完整猜謎的全過程。謎底就是題目的答案,猜中了才是正確的答案,猜不中除一謎幾底外,說明答非所問,還須在“准確”兩字上下功夫。

謎體的淺釋

  燈謎有各種體裁,稱之爲“謎體”。謎體是指燈謎内涵組合的類型和結構,俗稱“法門”或“謎法”。謎體是從燈謎制作實踐中產生,通過實踐再歸納起來的,運用它可以概括地找出燈謎中一些有規律性的東西,以便於人們理解、分析、推敲和運用。每則燈謎必有一定的謎體即技巧的範圍。這種燈謎不同於“謎格”、“謎目”注明在謎條上,全靠猜者去摸索。所以,在學習、了解、分析燈謎時,首先應剖析謎體,隻有掌握了它,熟悉了它,才能懂得各種類型的燈謎技巧和猜制方法。

燈謎三大基本特征

  1.獨特的結構:燈謎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謎面、謎目和謎底,也稱燈謎三要素。

  2.面與底别解:燈謎利用漢語字詞多意的特點,不把謎面作原意解釋,從而得出元宵節市民賞燈猜謎别樣的意思,所謂“謎貴别解”,别解方顯謎味。

  3.面與底異字:在燈謎中凡是謎面上有的字,在謎底中不能再出現,否則稱爲“露春”,燈謎一般是不允許露春的。

燈謎與謎語

  《謎語》古稱“隱語”,“廋辭”。今通常指民間謎語。著名古典文藝理論家劉勰《文心雕龍·諧隱》中說:“自魏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之嘲隱,化爲謎語。謎也者,回互其辭,使昏迷也。或體目文字,或圖象物品,纖巧以弄思,淺察以炫辭。義欲婉而正,辭欲隱而顯。”他對謎語從理論上作了高度的概括,對謎語發展的歷史,謎語的定義及其特征都作了深刻的分摺和精辟的闡述。

  民間謎語與燈謎不同,燈謎屬於文義謎,而民間謎語除了少量字謎外,都是以事物的特征來隱射的,因此,它屬於事物謎。它主要着眼於事物的形體,性能,動作等特征,運用擬人,誇張、比喻等手法來描繪謎底,從而達到隱射的目的。

  它的謎底範圍比較窄,除了少量字謎以外,極大多數都是事和物、如動物、植、用物、人體器官、自然現象、人類行爲等。

  它的謎面往往是山歌體的民謠,以四句形式出現較多,講究押韻而有節奏,讀之可以琅琅上口,而且形象生動,便於口頭傳誦。

  由於民間謎語通俗易懂,故大多數都適宜少年兒童猜射。因此,有時也把民間謎語稱作兒童謎語。自古以來,謎語由於其謎體不同,所以朝代的厥稱亦有所變化。

  謎語在春秋時叫“言隱”、“隱語”、“廋辭”;在漢時叫“射覆”、“離合”、“字謎”;在唐時叫“反語”、“歇後”;在五代叫“覆射”;在宋時叫“地謎”、“詩謎”、“戾謎”、“社謎”、“藏頭”、“市語”;在元時叫“獨腳虎”、“謎韻”;在明時叫“反切”、“商謎”、“猜燈”、“彈壁”、“彈壁燈”、“燈謎”、“春燈謎”;在清時叫“謎子”、“謎謎子”、“切口”、“縮腳韻”、“文虎”、“燈虎”、“春謎”、“燈謎”等。

燈謎的作用

  第一:燈謎是用來猜射的

  每一個中國人,不管他是達官貴人,還是凡夫俗子;也不論其置身繁華都市,還是窮鄉僻壤,都應該對“猜謎”一詞並不陌生吧?甚至,不少人還在“繈褓”中時,他的父母就和他談“猜謎”的事情了。“猜謎”一詞在國人頭腦中的根深蒂固,可見一斑。 “猜謎”一詞似乎就隱隱告訴人們:謎是用來猜射的。當然,這里有個 “謎語” 和“燈謎”的區别。這是個另外的話題。
猜燈謎
                 猜燈謎

  其實,謎,也是因猜射而生。開始的謎流行於口頭說猜,三國時期有人把謎寫在紙上貼出來令人猜對。到了南宋,有一些文人學士爲了顯示才學,常在元宵花燈之夜,將謎條貼在紗燈上,吸引過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燈謎”一稱。

  正因爲“燈謎是用來猜射的”,所以,創作燈謎的朋友就要有所思考,比如:此謎是做給誰猜的?是謎家?謎人?燈謎愛好者?還是社會大眾?這樣,對燈謎的難易程度要有個把握。

  再比如:謎面謎目謎底潤色夠不夠?至少包括:謎面是否成文,是否有依據?謎目的寬窄是否適宜?謎底是否會多底?是否太偏僻?是否有“自家腳趾動”之嫌?等等,都是必須考慮的。

  這也說明:一條字數很少的燈謎作品,其實創作起來不容易。

  第二:燈謎是用來討論的

  任何一條燈謎作品(乃至燈謎的文章等與謎有關的一切)一旦進入公眾視野,或多或少地,甚至“或明或暗(即‘私下里’)”地會引起人們的評論。人們對於自己看到的東西談點看法,似乎也算人的“天性”吧?大家看到了某條燈謎作品,引起一番討論,實屬必然和正常。大家有不同的閱曆、感觸和學識等原因,就容易產生不同的見解。可見,“百家爭鳴”,終是難以避免的。燈謎界常有“謎論”一說,似乎也表明,燈謎是要“討論”的,是否?

  特别是對一條“佳謎”,乃至於是“世紀佳謎”,發表自己不同的看法,更應當得到鼓勵。因爲越是佳謎,影響就越大,對燈謎創作越有導向作用,越有必要進行探討,以充分挖掘“佳謎”之美,並盡可能指正其不足之處,讓燈謎創作朝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燈謎討論的過程,其實是個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過程。在不斷的討論中,你一言,我一語,時不時地會迸發出智慧的火花,讓人穫益匪淺。由此,大家的視野會得到開闊,見識會得到增長,思路會得以拓寬,燈謎的“鑒賞”水平會不斷得到提升。由此看來,討論,實在是一件大好事。

  當然,討論燈謎(含燈謎批評),要“就謎論謎, 不涉其餘”,避免風涼話,避免人身攻擊。高素質的謎人不能不注意到這點。不要在討論中傷了和氣。不能讓燈謎討論變了味。

  第三:燈謎是用來消遣的

  藝術門類很多,比如:繪畫,書法,音樂,舞蹈乃至建築,等等,不一而足,我們的燈謎也素有“藝術”之美稱,常有“燈謎藝術”一說。

  但,雖同爲“藝術”,相比之下,燈謎的功利色彩顯然太淡了,淡的幾乎讓人感覺不到有任何功利可言。於是,在這個物欲横流,金錢至上的社會里,我隻能說聲“燈謎是用來消遣的”,它也應該不會成爲什麼的敲門磚吧?

  謎人有“玩謎”一說,暗示了燈謎的消遣性。但對此理解可能有歧義。有的可能會說:不必太認真,不必太計較。我的理解是:放松心情,娛樂身心,不求功利,但一定要恪守謎規。脱離“謎規”玩燈謎,對燈謎無疑是一種無言的傷害——此乃“玩燈謎,害燈謎”,要不得!

  第四: 燈謎是用來結緣的

  有道是“天下謎人一家親”,天南地北的謎人(甚至可以說是海内外謎人),他們彼此之間有一個共同的親密的稱呼,那就是“謎友”。

  “謎友”一詞足以表明:燈謎是用來結緣的。燈謎是媒介,燈謎是平台,燈謎是紐帶,燈謎是橋梁,連接謎界你我他。此時,燈謎的交際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燈謎是用來結緣的”,最充分的體現,恐怕是擺設謎擂,以謎會友。客觀地講,你出謎,他猜你謎,猜中了,兩人心靈相通,視爲知己;沒猜中,就請指教,甚至共同探討,兩人的友誼也會加深。

  就是兩人爲燈謎的不同認識而展開“爭鳴”,其實還是爲“謎”而結緣,而且,這兩個還是算有那麼一種“特殊的緣分”的,兩人之間的相互印象一定很深,是吧?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謎人的“情商”方面,我願視爲“燈謎結緣”,而不是“結怨”。

燈謎藝術的文化使命

燈謎文化
燈謎文化
  任何藝術都承擔着它所應該擔負的文化使命。長期以來,一種似乎隻有黄鍾大呂陽春白雪才能擁有崇高文化使命的認識誤區,存在於人們的思維之中,而事實並不盡然。燈謎藝術運用中國文字形、音、義的變化原理,改變文字原有的演繹規律,取其歧義,借助神思,幻化出無數妙趣横生、美不勝收的精品佳制。同時,各種文字技巧與中國傳統文化有機融合,並充分反映民眾的價值觀念、心理結構和審美情趣,從而大大突破了文字游戲的表現功能,賦予文化、思想、審美的多重意義,以完整的藝術樣式在歷史的長河中行使着自己啟迪智慧、美化生活、豐富心靈、凝聚精神的文化使命。

  一、越成熟的藝術越能擁有自己的文化使命。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燈謎藝術的成熟經歷了自低向高、由淺入深、從粗到精的發展過程

  作爲燈謎前身的廋辭隱語,產生於朝廷譎諫,因其“辭淺會俗,皆悦笑也”,且可免除身禍,故廣被采用。從上古民謠《彈歌》用“斷竹,續竹;飛土,逐肉”隱喻制作彈弓以獵取野獸的過程,到《左傳》記載的“麥麴河魚”、“呼庚呼癸”,《史記》記載的“大鳥止庭”,《戰國策》記載的“海大魚”,可以看出先秦的廋辭隱語大多具有密言、譎諫、測智等社會功能,並廣泛應用於軍事、政治和外交(劉勰《文心雕龍·諧隱》:“隱語之用,被於紀傳。大者興治濟身,其次弼違曉惑”)。

  燈謎作爲一門獨到的藝術形式,有着一套與生俱來的特殊的思維方式。最爲明顯的是,燈謎通過多重、異化思維,對謎面、謎底固有含義進行謬化演繹,對詩文原有意境進行巧妙置換,從而產生既出乎意料之外又仿佛情理之中的奇特效果。這種多重暗設的變化演繹是燈謎賴以成趣、存在、發展並區别於其他文學樣式的根本。燈謎即是依據這一特點,在謎面或謎底概念本身所反映的原有客觀屬性中,選取一項或幾項作爲邏輯思維的出發點,進行超常思考、異化組合、逆反推理。由於概念的演繹往往與既定的形象意境大相徑庭,因此能產生出逗人的情趣和滑稽的效果。可以說,燈謎貴在别解;謎面謎底之間通過異化思維達到相互契合,是燈謎回互其辭、演繹轉化的必然結果。從謎面的感性形象進行分析,到最後做出理性判斷,正是猜射者與制作者殊途同歸、逆反成趣的思維特色,也是燈謎魅力之所在。

  二、雅文化與俗文化相得益彰,共同承載着文化使命。燈謎藝術自身的發展證明,雅文化和俗文化並不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而是相互影響和滲透的

  燈謎藝術的亦俗亦雅、俗雅交融、擕俗而雅表明,俗文化和雅文化之間並不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盡管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淺、内容的文野、制作的精粗,是公正判斷文化價值的尺度與標准,但並不能由此得出這樣的結論:大眾文化隻會粗野簡陋,精英文化勢必高雅精致。我們不應忘記,《詩經》原本是當時的民謠俚曲,卻可以成爲後世的風雅之師;當年風雅之極的宮廷禦制、狀元文章,如今卻淪爲糟粕。再說,雅文化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以俗文化爲基礎,通過對俗文化的概括、提鍊、修改而成的。雅文化歸根到底是對民眾社會生活、社會存在、社會實踐的反映,而民眾生活的直接體現就是人們的風俗習慣、時尚情趣、社會心理等,所以雅文化離不開市民社會作爲基礎。雅文化必須通過對俗文化所反映的社會現實進行概括和改造,才能從更高的層次上反映社會生活的本質及其發展變化。中國古代是既強調“采風觀俗”,又強調“禮樂教化”的,可見雅文化對俗文化有引導、改造作用,俗文化在與雅文化的融匯中得以棒正、改進。這也表明,雅文化和俗文化、精英文化和民間文化並非是阻隔不通的,它們之間相互交流、滲透和轉化,共同構成一個民族的完整的文化結構。

  三、在民族文化的認同中,燈謎藝術履行着自己的文化使命。燈謎藝術所固有的幽默風趣、含蓄深沉、唯美是擧、微言大義等特點,深刻反映了我們民族深層次的文化心理結構

  民族民間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載體。燈謎藝術的文化底蘊與我們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有着深度的契合。燈謎存在的最大意義不在於它爲我們提供了多少傳統文化的精華,而在於它在當代和未來的民族文化認同中爲我們提供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文本。這種民族文化認同突出表現在幽默風趣、含蓄深沉、唯美是擧、微言大義上。

  中國是一個既崇尚幽默風趣、又追求含蓄深沉的國度。盡管生產力水平制約着中國人詼諧的發揮程度,但千百年來,人們仍然頑強地尋找着生活本身所應擁有的歡樂。燈謎、戲曲、小品笑話相聲快板說書等文藝形式無一不是爲人們提供快樂的。其中,燈謎以它濃鬱的文化方式,讓人們在曆經思考後穫得射覆中鵠的巨大快感。燈謎活動猜射場所的鑼鼓歡聲渲染着這種幽默的氛圍。同時,千年積澱起來的民間文化本身在這樣的過程中得到提升,與正宗文學產生了良好的互動關係。民間文化原本處於感性的自發狀態,而在人文主義精神的光照下,完全可以逐漸上升爲一種自覺的狀態,成爲精神和歷史意識的一種表現形式。優秀燈謎作品在技巧背後所承載的深刻的思想内涵與文化背景使其跨越了雕蟲小技的認識誤區和審美局限,一些尊重自然(如以“遠樹兩行山倒影,輕舟一葉水平流”射“慧”字)、刻劃情感(如以“此身行作稽山士,猶弔遺蹤一泫然”射化學名詞“游離酸”)、慨歎人生(如以“問君能有幾多愁”射成語“應答如流”)、洞察歷史(如以“包胥哭秦庭”射軍事用語“申請退伍”)的燈謎作品,揮筆寸紙之間,遨游千里之外,不單純滿足於娛人娛己,更注重於含蓄深沉、微言大義,顯示出民間文化所特有的引人沉思的力量。

  四、燈謎藝術的文化使命永遠不會終結。作爲民俗文化資源,中華燈謎藝術必將在時代的發展進步中穫得創新的動力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沒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就等於沒有了自己的“根”。任何忽視民俗文化傳統或漠視傳統文化的態度,最終必將遭到文化法則的無情懲罰;所有尊重優秀文化傳統並重視傳統文化的努力,都將穫得薪火相傳、文化延續的積極回報。文化現代化並不意味着對傳統文化的背棄,相反是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優化、革新與提升,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生命,使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沿承、創新和發展。燈謎作爲傳統民俗文化遺產,本身潛在着現代性價值。在現代化進程中,燈謎藝術以自身的萬千變化、與時俱進,證實了自己並非缺乏生命力的“古化石”或“歷史殘留物”,而是能夠把過去引向未來的文化財富。由此可見,優秀民俗文化資源所產生的現代效應極大地豐富了現代人文化生活,並成爲現代文明生活需求中難得的文化瑰寶。

猜謎入門

  猜謎是一項有趣的智力游戲,深受人們歡迎。古人把猜謎稱爲“射虎”,就是把猜謎看做同打虎一樣艱難,可見要掌握它的確需下一番功夫。

  一、要具有廣博的知識

  謎語的内容非常廣泛,俗話說:“事事皆可入謎。”可見謎的内容可說是無所不包。例如猜成語,僅常用成語就有五千餘條;猜國名,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國家。因此,要多關心各種事物,多看報讀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二、要懂得和掌握謎的常用借代語

  有些謎語利用中國漢字的同義語,一字多義的現象,用别釋、代稱或簡稱來故制迷團。例如以菊花、黄、金表示“秋”,赤、朱、丹表示“紅”。

  人名謎中“張”姓往往以觀、看、望作代用字,以醒代“蘇”,以商代“賈”。又如,中國幹支紀年中的子扣“鼠”,醜扣“”,寅扣“虎”,卯扣“”。山城指重慶,金陵或建康指南京。“昆明大雪”扣唐詩一句“春城無處不飛花”,這里以春城借代“昆明”,下雪扣“飛花”。

  三、要懂得各種謎體和結構

  燈謎有自己的内在規律,謎底和謎面的互相扣合有各種法門。有直接會意的加以暗示,有用字形分析的進行變化,有將字句運用别解的故制謎團,也有用歷史典故加以引申的,更有根據字型制成的象形體謎等等。

  一條謎語有謎面謎目,有的還標明謎格。謎面是提示,是隱語,謎目是要求猜的内容,謎格是給您指出這條謎是運用了某種手法加以調整了的。所以,猜謎必須先清楚謎面的文詞,再看謎目,弄清要猜的内容;還應該記住的是,凡在謎面上有的字在謎底上是不能再現的。

  了解和掌握了以上三個方面,再通過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加以思考、聯想、分析、歸納,破出謎底就能得心應手了。

  四、關於各種謎法

  1.會意正猜法:這是一種從正面直接解釋、破析謎面隱語,從謎面的内容和詞意進行聯想而猜出謎底來的方法。如“日照人間”猜一禮貌詞爲“光臨”,又如“人約黄昏後”猜一文藝詞爲“晚會”,這是從正面去會意的。黄昏後是夜晚,人約在夜晚相見就是“晚會”,但這晚會不是指約會,而是指文化活動的形式,這就是燈謎的趣味所在。

  2.會意反猜法:根據謎面上的詞義,從反面去聯想以扣合出謎底來。例如“樂池”猜一江蘇游覽名勝地爲“莫愁湖”,樂在這里作快樂講,不作音樂解,這是謎的一字多義的運用;樂的反義是“莫愁”,因此謎面上看是“樂池”,用反猜法謎底就是“莫愁湖”。又如“燒心”打一成語,謎底猜爲“不着邊際”,這都是從反面扣合的會意反猜法。

  3.會意側猜法:這是一種從側面去聯想以求出謎底的手法,例如“左右皆是”猜一國名爲“中非”就是側猜的會意體謎。

  4.會意分猜法:這是從謎面上的文字分段進行聯想扣合,然後完整地結合起來求出謎底,例如“花好月圓”,猜一文明詞爲“美滿”,花好扣“美”,月圓扣“滿”;又如“開口石榴”猜一農藥爲“樂果”,開口扣“樂”,石榴扣“果”,合爲“樂果”。

  5.會意用典法:用歷史典故制成的謎有情節、有趣味,猜這種謎要熟悉一些歷史典故才行,例如:“東坡投石。”猜一飲料爲“蘇打水”。這里就别用了歷史傳說中的蘇小妹洞房花燭夜三難新郎的故事,蘇小妹出了“閉門推出窗前月”的上句,秦少游苦思不得下句,蘇東坡投石入水暗示少游,秦少游悟出其中之意才對出“投石擊破水中天”的佳句。又如以“匡衡夜讀”打一文明語爲“借光”,也是用古人匡衡因家貧無力買油點燈,隻得鑿穿牆壁借鄰居之燈讀書的典故而制成的會意體用典謎。

  6.增損猜謎法:這種謎是對漢字的字形,增加或減少一部分筆畫制成的謎。這種謎比較多見,如“差一點就沒治了”打一字爲“冶”,這里所差的一點就是治字的點水旁減少了一點;又如“多一點就好了”猜一字爲“艮”,這艮字加一點就成了“良”,良就是好。

  7.離合猜謎法:這是將謎面的詞句進行分拆,找出重新組合的門徑來。

  例如,“從上至下,廣爲團結”打一字爲“座”,這是將“從”字置於上面,再取“至”字的下部即“土”字,然後加上一個“廣”字而成“座”字。又如“人人樹立四化志”打一字爲“德”,“人人樹立”應理解爲雙立人的偏旁,即“彳”,再把“四”字溶化在志字中,重新組合就得出“德”字。

  8.象形猜謎法:這種謎是將漢字的各種筆畫造型用某種象形的物體來暗喻,如將“豐”比成遠樹,將“個”比成竹葉,將“人”比成雁,將“幹”比成蜻蜓,將“,”比成星星或螞蟻等等。中國傳統的一條象形體謎“遠樹兩行山倒影,輕舟一葉水平流”打一字爲“慧”是非常典型的。如“平地蓋起三層樓”猜一字爲“且”也是象形得體的燈謎。

如何猜燈謎

  由於謎語結構纖巧、寓意奇妙、内容豐富、形式多樣、變化多端,所以猜謎語者既要具備廣博的知識,還要有思維推理判斷的好習慣,再加上掌握一些基本猜謎方法,才能做到迅速破謎,娛樂身心,啟迪智慧。否則,胡猜亂想,既傷腦觔,又索然無味。歸納起來,破謎技巧關鍵在别解。所謂“别解”,是指謎底與謎面的扣合並不像字典、辭書那樣對某字、某詞作出通常意義上的正確解釋,而是有意識地利用漢字、漢語的特點進行曲解。很多人都說謎語難猜,其主要問題就是沒有把握别解的要領。别解不是常規思維,而是一種非常規思維。拿現代人的說法就是要“頭腦多轉彎”,就是不要正面去想,而是要轉一個彎,進行非常規思維。由於謎語猜射時“非想非非想”,所以才妙趣横生,餘味無窮。

  謎就是謎,切不可把謎面作一句話、一個詞,用原意解釋;要利用漢字一詞多義、一字多音等特點,將謎底不作本義解,而要用他義吻合謎面,使謎面有别於詞義詮解而產生謎味。

  一、充分利用别解來猜謎

  二、從領會謎面的含義到尋找謎底。即“會意法”

  三、拆字法

  四、象形法

  五、綜合法

  六、假借法

  以上是猜射謎語的幾種基本方法。隻要掌握這些規律,反複實踐,就可以融匯貫通,輕松駕馭它。

  一、充分利用别解來猜謎

  别解有三種方式:

  1、别解謎底

  例如:開明(打唐代文學家人名一),謎底:元結。元結的原義和謎面並無關聯。但制謎者運用“别解”,將“元結”别解爲“元朝結束”,而元朝結束以後就是明朝的開始,便吻合了謎面。

  又如:閉門不見(打一名詞)。謎底:開會。把開會别解爲“開門就會見面”扣住謎面。

  2、别解謎面

  例如:魯迅全集(打一曲藝種類名),謎底:山東快書。謎面中“魯”應理解爲“山東”,“全集”别解爲“書”,便可貼切謎底。

  又如:望穿(打一昆曲劇目)。“望”俗稱“十五”,“穿”别解“貫”。這樣就能得出謎底是“十五貫”。

  3、根據漢字的一字多音進行别解

  例如:浪費工時(打一成語),謎底爲“不省人事”。這時“省”字有兩讀音,把本應讀作節省的省而讀爲“xǐng”,扣合謎面。

  所以,在思考謎底時,一定要將謎面、謎底上文字的種種含義都考慮到,不能望文生義,簡單地作解釋。

  二、從領會謎面的含義到尋找謎底。即“會意法”

  它包括正猜、反猜、分段、用典等幾種會意方法。它普遍用於詞語謎、字謎和以一個字爲謎面的謎語。

  1、正猜會意。 按照謎面的意思,直接領會所猜的謎底。

  例如:第二次握手(打字一)。“第二次握手”意思是“再見面”,簡化爲“又見”,即可猜出“觀”扣合謎面。

  又如:朝秦暮楚(打成語一)。把謎面理解成“早上在秦國,晚上到楚國”,可見走了千里路,即可猜爲“一日千里”。

  2、反猜會意。 根據謎面暗示,從反面推出謎底。

  例如:不見賓客(打字一)。“不見賓客”暗示着“隻有主人”,就此可以推出謎底:住。

  又如:今日得寬餘(打成語一)。謎面暗示着過去不富足,由此可得出“先天不足”,扣合謎面。

  3、分段會意。 謎面與謎底沒有直接、完整的聯繫,須將謎面分段會意來進行猜射。

  例如:游說(打成語一)。謎底是“一言一行”。“游”爲“行”,“說”即“言”。

  又如:夜夜花凋零(打二字常用語一)。謎底:多謝。“夜夜”爲“夕夕”即“多”,“花凋謝”即“謝”。

  4、用典會意。 猜這類謎,必須熟悉古今中外的典故,甚至故事中的一個情節、一個動作、一句話,然後根據謎面的提示引出謎底。

  例如:劉備爲之哭,劉邦爲之笑(打一字)。謎底爲“翠”。把它拆成“羽卒”。《三國演義》關羽是劉備結義,他死劉備當然大哭;而項羽是劉邦的死敵,他死劉邦當然高興。

  5、抵消法

  根據謎面暗示,將重複的字、詞抵消掉,例如:“桃花村前桃花落”猜字“木”,桃花二字自行抵消掉,剩下“村前”而得底。

  三、拆字法

  這種方法是根據謎面的每段文字或每個字所隱含的要求,對其筆劃進行增加、減少、離分、合成的變化,重新組成另一個字或幾個字。

  1、增字。給謎底或謎面增加某些筆劃或字,組成另一個字或詞,由此來猜射。

  例如:好山好水(打二字)。這里好山即“佳山”,相加即成“崔”。好水即“佳水”,相加即成“淮”字。

  又如:手到拿來(打一字)。它的意思是給謎底加上“手”,便成“拿”,由此猜出謎底是“合”。

  2、減字。將謎面中所隱含的筆劃從有關字中去掉,得出謎底。

  例如:開源節流(打成語一)。謎面隱含之意,是將“源”的水節掉成“原”,由此可猜出謎底:原形畢露

  又如:池中沒有水,地上沒有泥(打一字)。猜時可想把“池”水去掉成“也”,把“地”土去掉成“也”字。所以“也”即謎底。

  3、調整法。將謎面中有關字的筆劃進行上下左右的位置調整,使它成爲另一個字,得出謎底。

  例如:個個變了樣(打電影一)。將“個”調整成“丫”字,即謎底“丫丫”。

  又如:暉(打成語一)。謎底爲:暈頭轉向。

  4、暗示。指出謎面有關字的某個部位是謎底。常用上下左右、東南西北、角頂邊旁、根基心腹等等,諸如此類的字或詞來加以暗示。

  例如:一物是個寶,垃圾堆里找(打字一)。“垃”、“圾”、“堆”里可以找出“土”,這就是謎底。

  又如:圓心(打字一)。“圓”字的中心是“員”,這就是謎底。

  5、離合。將謎面隱含的筆劃或部位從有關幾個字中分離出來,經過重新組合,得出謎底。

  例如:一旦沒走過,人人來幫助(打字一)。謎底:得。“得”的“彳”可理解爲人人來幫助,而“得”的右半邊可看作是“旦”和沒有“走之兒”的“過”即“寸”的組合

  四、象形法

  這種方法把文字的結構、筆劃“象形”比喻爲某種物形。引起聯想,以增加趣味。

  例如:六叉路(打電影一)。“丫”象形爲“三叉路”,所以“六叉路”應是“丫丫”即謎底。

  又如:C(打中國小說一)。“C”象形爲“月牙兒”,即謎底。

  以上這些比喻又形象又生動,既有謎味,又不過於曲摺。這種方法在字謎中時常可見。

  五、綜合法

  這種方法運用了兩種以上的猜射方法,使其渾爲一體,融爲一鑪。

  例如:冰上兩點嫌它多,石頭壓水水爬坡(打一名詞)。謎底:水泵。這里“水”爲“冰”去掉兩點,“泵”是“石頭壓水”。這條謎采用“會意”、“形象”兩種方法。

  又如:花落座無客(打南北朝文人一)。謎底:謝莊。“花落”會意爲“謝”,“座無客”,把“座”中的人去掉即爲“莊”,即合謎面。

  六、假借法

  這種方法較常使用,特别在人名、詞語一類謎中經常可見。假借法可分爲下面幾種類型。

  1、“假借”人名。以他人名、號、職稱、綽號隱含謎底中的内容。

  例如:太白猜謎(打唐代文人名一)。謎底炎“李商隱”。太白即李白,“猜謎”作“商隱”别解,由此揭出謎底。

  又如:蜀漢(打一現代作家)。此謎中“蜀”可别解爲“巴”,“漢”即“人”。所以謎底應爲“巴人”。

  2、用十二生肖進行“借代”所相應的地支。如“子”借“鼠”,“醜”借“牛”等等。

  例如:電(打動物一)。謎底爲“卷尾猴”。“電”可看成“申”卷尾。而“申”假借“猴”,所以扣合謎面。

  3、朝代的“假借”,以帝王君主姓氏來代相應朝代。“朱”代明朝,“李”代唐朝,以此類推。

  例如:吳蜀聯盟(打《三國》人二)。謎底:孫和劉協。“孫”是吳國,“劉”是蜀國。“聯盟”扣合“協和”。

  4、時間的“假借”,以時間扣合事物。“三八”扣“婦女”,“五四”扣“青年”等等。

  例如:“六一”獻詞(打電影演員一)。謎底:賀小書。“六一”扣“小”,“獻詞”扣“賀書”。

  5、地名的“假借”。以城市(首都)扣國名,以地名别稱扣其全稱或簡稱,以地名簡稱扣其全稱。

  例如:南京愛委會(打《三國》人二)。謎底:管寧、普淨。“南京”扣“寧”,“愛委會”會意到“管理到處幹淨”即“管普淨”。

  6、以物品的别稱或簡稱“借代”其本身。如“黄”扣“金”,“梅花”扣“鹿”。以此類推。

  例如:梅花黄(打字一)。“梅花”扣“鹿”,“黄”扣“金”,謎底是“鏖”。

  又如:婚姻法 (猜數學名詞一) 謎底是“結合律”
本文來自網路文章 ,文章侵權請告知會立即刪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君的友情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